奥运筑“巢”人李久林

日期:2008/11/11     稿源:长丰先锋网     人气:64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国家体育场,被大家亲切地称作“鸟巢”。英国《泰晤士报》将设计理念新颖,结构造型特殊的“鸟巢”,列入2007年世界十大建设之首。北京城建集团国家体育场工程总承包部总工程师李久林就是这个非凡建筑的主要建设者之一。     

    编织“鸟巢”的年轻总工     

    即将完工的“鸟巢”拥有多个世界之最: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用钢量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为复杂、施工难度空前的超大型钢结构体育设施工程。

    现在回忆2003年刚接手“鸟巢”项目时的情景,李久林还觉得恍如昨日。自己最初接到建设“鸟巢”的任务时,除了从心底涌起的兴奋之外,也有过一丝担忧。

    李久林坦言,国家体育场是自己经手的最具难度的项目。“当看到图纸的时候,感到它与以往的工程完全不同。通过对图纸的深入了解,感觉有太多的问题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而从有关资料看,国内外都没有接触过这么复杂、难度这么大的工程。”

 解决“前无古人”的世界级难题

    李久林常说:“‘鸟巢’工程的最大特点在于,设计师追求的是杂乱无序、浑然天成的建筑结构,只是在图纸上画出了一个造型,一条条曲线。而我们的工作就是把建筑师灵光一现的造型和曲线用钢材和水泥变成现实。”

    “鸟巢”工程占地面积20.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5.8万平方米,檐高68.5米,东西长297米,南北长333米。整个建筑呈椭圆的马鞍形,外壳是由约4.8万吨钢结构有序编织成独特的“鸟巢”状。体育场内部分为上、中、下三层碗状看台,可容纳观众9.1万人。

    在李久林看来,把“鸟巢”从图纸一点点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自主创新。因为“鸟巢”建造上需要面临并解决的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可谓是“前无古人”,如果一项技术难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造成这个庞大的工程建设停滞。

    面对这种形势,李久林在各方的支持下积极组织并调动包括科研单位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针对“鸟巢”技术难题,14个课题组成立了。

    李久林主持制订的国家体育场科技创新、新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化管理科技攻关课题计划分别列入了国家、北京市科技攻关计划,同时国家体育场被列为原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

    作为课题负责人,李久林承担了15项国家及北京市科研课题,3项国家“十五建筑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子课题。课题涉及到“鸟巢”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双斜柱综合施工技术研究、高强钢Q460厚板焊接工艺技术研究、巨型空间钢结构的卸载技术研究、大型体育场工程测量控制技术、超高矩形钢管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斜(扭)柱施工工艺、高大空间综合支撑架体研究与应用、大型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与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国家体育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100年)关键技术研究等。

     四年的时间,自主创新的种种努力结出硕果。目前李久林主持的全部课题完成了研究与应用工作,进入成果总结阶段。

    其中,“Q460E-Z35厚板焊接技术”“矩形钢管永久模板混凝土斜扭柱施工技术”“钢结构空间弯扭构件加工制作技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100年)关键技术”等5个课题已经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2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型建筑安装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已通过建设部验收,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建筑工程多参与方协同工作网络平台系统”和“建筑工程4D施工管理系统”也已通过教育部鉴定,均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即将完工的“鸟巢”拥有多个世界之最: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用钢量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为复杂、施工难度空前的超大型钢结构体育设施工程。北京城建集团国家体育场工程总承包部总工程师李久林就是这个非凡建筑的主要建设者之一。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鸟巢”是一个打破现有建筑常规并需要与时间赛跑的非凡工程。建设者们如春燕衔泥般紧张编织“鸟巢”工程的背后,注定需要付出100%的努力。

    李久林有个习惯,每天清晨上班之前,要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巨大的“鸟巢”工地里转一圈,了解工程进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4年多的“鸟巢”建设工作中,李久林一直都处于亢奋状态。他还清楚地记得2006年8月到9月,“鸟巢”钢结构合龙和卸载时,整夜不合眼还不觉得困。他说:“在‘鸟巢’工地上我们是24小时待命,也是24小时不间断施工。”

    作为总工程师的李久林,本来他可以两天回一次家,可是一忙起来,就忘了下班的时间,最后就住在工地上。对于他来说,回家就是把换洗的脏衣服送回去。

    李久林说:“我以前在机关工作的时候,下班不回家了就要给爱人打个电话。现在到‘鸟巢’工作后,什么时候有空回家吃饭了,才会跟她打声招呼。”让李久林欣慰的是家人的全力支持,妻子承担了所有的家务而没有怨言……

    在建设“鸟巢”的过程中,工地成了他的家。李久林已经记不清楚,为了编写大大小小的工程施工方案,他和他领导的团队在工地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为了论证方案,他们翻阅过多少资料,历经了多少次试验;为了选材,他们看过多少家工厂。

    李久林认为,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就是自己最大的责任。他在“鸟巢”工地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为世界留下新的建筑遗产

    怀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李久林和他带领的团队攻克了“鸟巢”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施工中遇到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展示了当代中国建筑工程师良好的职业水平与职业精神。

    近几年,李久林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奥运工程优秀建设者”“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等殊荣。

    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李久林更大的心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2008年奥运会奉献一项精品工程,为首都北京打造一座经典建筑,为世界留下新的建筑遗产。”

    “鸟巢”在国内建筑钢结构领域首次批量生产和应用Q460E-Z35厚钢板。李久林主持完成了从钢材试生产到焊接性试验、从焊接工艺评定到工程应用的一整套科研攻关工作。这项技术的攻克与应用,被誉为“我国建筑钢结构发展的里程碑”。目前“国家体育场钢结构焊接技术与标准”已被国家相关规范所采纳,并被国内中央电视台等同类大型工程所推广采用,充分显示了这项技术在高端建筑工程上的实用价值。

    “鸟巢”工程大量采用新技术,许多方面国家尚无相关技术标准或者现行技术标准不能完全覆盖。李久林组织编制了国家体育场钢结构、预制清水混凝土看台、ETFE和PTFE膜结构施工、矩形钢管永久模板混凝土柱施工等7项质量验收标准,在工程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国家相关标准的编制积累了宝贵的资料。李久林领导项目技术团队还编制了5项北京市级工法,正在申报国家级工法。他们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申报发明专利2项。这些成果都将成为今后同类建筑的参照标准。

    2003年9月,35岁的李久林作为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进入“鸟巢”工地。1993年才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水文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的李久林能担此重任,与他良好的专业背景不无关系。参加工作后,他先后经历过建筑工程勘察、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和科技开发管理等不同工作岗位。

    李久林说:“正是这些不同岗位、不同性质的工作的历练,让我能走上‘鸟巢’这个平台。”

    也就是在“鸟巢”这样的平台,让年轻的总工李久林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量。

     针对“鸟巢”工程技术上的挑战性、工期上的紧迫性和管理上的复杂性等特点,李久林组织制定了技术、质量与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20余项,主持编制了国家体育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施工组织总设计、钢结构安装施工设计等各类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500多项,策划组织了上百次专家技术论证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鸟巢”工程结构异常复杂且需要工程总承包商来完成大量深化设计工作,李久林充分发挥自己从事过工程设计工作的优势,在设计单位只提供150余张钢结构设计图的基础上组织大量分析、计算与试验研究,完成了深化设计施工图纸2万多张。

    而面对国家体育场工程顺利建设需要解决大量技术攻关与创新课题的现实,李久林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整个工程项目的技术创新策划与组织管理工作。及时解决了国内首次应用的超长空钻基础桩施工技术、Q460E钢焊接技术等数十项关键施工技术难题,满足了“鸟巢”工程的施工生产技术需求,确保了工程建设的规范管理和科学施工。

责任编辑:长丰县委组织部 
processed in 0.0703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