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双墩镇泉河路社区:红色力量沉下去 民生温度升上来

在鳞次栉比的城市楼宇间,长丰县双墩镇泉河路社区党总支始终“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把服务送到家门口”为理念,让红色力量渗透在街巷肌理中,通过激活党员“红细胞”、织密治理“毛细血管”、锻造服务“生力军”,让党建工作既有温度又接地气,在家长里短中筑牢基层堡垒。
把党课开在群众家门口,让红色信仰可触可感。“这是给王大爷新印发的学习教育手册,里面最新的政策解读。”这样的“上门送学”场景,是泉河路社区让党课走出会议室的生动实践。同时,社区党总支打破传统模式,创新“三维课堂”:在“老年课堂”,退休党员带着“党史手账”,为邻里讲述“从土坯房到电梯楼”的变迁故事;在“实践课堂”,组织党员参与“楼道堆物清理”“独居老人关爱”等志愿行动,让“为人民服务”从理论变成日常;在“云端课堂”,依托“VR智慧党建沙盘”帮助党员沉浸式体验党课学习、红色阵地游览。创新“清廉+文化”学习载体。在“清泉书屋”打造“廉洁文化墙”,退役军人用亲身经历讲述廉洁军纪,让红色信仰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家门口的党课”36场,党员参与率达98%,“有事找党员、党员在身边”成为社区新风尚。
用党建穿起治理千条线,让民生实事办进心坎。泉河路社区构建“1+5+6+N”管理模式,以党总支为网格管理中心,组建5个小区党支部,划分6大网格,同时配备红色小管家、网格员、志愿者、物业楼栋长组成的红色志愿服务队,形成“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通过细分楼栋单元,实现党组织覆盖和居民诉求精准匹配,让党建成为穿起民生琐事的“红线”。居民群中接到群众反映共享单车堆放杂乱把人行道堵的水泄不通,“红色志愿服务队”迅速出动,随后把整改捋通的人行道反馈给居民,收到了群众的大拇指点赞表情;在“民情走访”过程中,一户老人家反映家里画框坏了,自己又搞不好,摇摇欲坠就怕哪天不注意掉下来,志愿者直接上门维修;今年暑假的“泉”心全“益”兴趣课堂开设包括声乐、葫芦丝、钢琴、吉他、古筝及防溺水游泳基础教学课程共55节,服务人次约680。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治理举措,托起了社区居民稳稳的幸福感。
让干部冲在服务最前沿,把群众冷暖记在心头。泉河路社区坚持把“干部围着群众转、服务跟着需求走”作为工作常态,推行“三到工作法”:民情收集到门口,要求“两委”除了当天值班人员其余人员全部下沉网格;问题解决到手头,建立“收集—研判—办理—反馈”闭环机制;情感温暖到心头,结合“‘长’回家”亲情关怀行动,社区党总支书记带队走访辖区“窗帘之约”服务对象,通过细心询问老人日常生活起居、子女情况,认真记录诉求,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和实际困难,全面掌握服务开展的真实状况,传递组织温暖。同时,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治理要求,社区“两委”组队每天在辖区八号线地铁口整理乱停乱放的电瓶车,劝导前来停车的居民文明停车,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让文明风气在辖区逐步蔓延。(撰稿人:方甜 审稿人:尹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