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岗集镇:“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年来,长丰县岗集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基层治理夯基、集体经济造血、环境整治塑形,三向发力推动乡村振兴从“蓝图规划”走向“实景呈现”,交出了一份“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高质量答卷。
精耕“责任田”,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四级网格织密“善治根系”。创新构建“镇党委—村(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将19个村(社区)细分为157个微网格,选聘专职网格员353名,吸纳志愿者985人组建“流动哨兵”队伍。推行“巡查、会商、考评”机制,2025年累计解决道路修缮、农田灌溉等民生问题23余件,实现“小事不出格、难事联动清”。数字赋能打通“民呼通道”。依托“善治长丰”APP,集成事件上报、进度跟踪等功能,2025年线上受理诉求23件,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留守儿童“爱心课堂”等19个重点项目落地,群众满意度持续飙升。多元共治化解“治理堵点”。建立“11N11”联动调解机制,设立“五老调解室”19个,化解土地流转纠纷43起;创新“红色议事会”,通过“板凳协商”解决停车难、充电桩增建等难题30件,投诉率明显下降。
激活“动力源”,锻造集体经济共富引擎。村企联建育强特色产业。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建成青峰岭田园综合体、牛寨现代农业园等1.5万亩示范基地,培育“富硒草莓”“薄壳山核桃”特色品牌,带动周边群众增收。青峰岭村整合土地1000余亩,带动85%农户入股,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共同体,对接洽洽集团共建碧根果全产业链示范项目,打造种植、加工、仓储一体化基地,年增集体收益100万元,连续两年向社员分红超120万元。资源盘活拓宽增收路径。整合闲置土地等资源,采取“村集体+专业运营”模式发展文旅产业。打造青峰岭村“酒乡风貌”“特色名宿”“八公里骑行”等主题项目,2025年上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超过700万元。人才赋能注入创新动能。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组织16名村书记赴江浙学习产业振兴经验,培育“薄壳山核桃种植能手”等技能型党员5名。
擦亮“高颜值”,重塑乡村环境整治风貌。常态化整治破解“脏乱顽疾”。开展集中整治,累计清理卫生死角1200余处,清运垃圾13.23吨,拆除残垣断壁26处,整治乱堆乱放230处。投入1100万元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在4个行政村打造示范样板,实现“小村组”美丽蝶变。长效管护构建“闭环机制。”创新“积分超市”兑换制度,将环境整治纳入积分范畴,村民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评选“美丽庭院”20户,推动“要我治”向“我要治”转变。建立“考核+激励+监督”体系,组建城市执法队、纪检、组织等部门开展巡查6余次。设施升级夯实“生态基底”。投入高压冲洗车、洗扫车等专业设备20余台,479名保洁员全天候作业,实现194个自然村垃圾“日产日清”,年处理生活垃圾1.32万吨,开展“地毯式”清理130余处;翻新育才路等路段路牙石、绿化带3处, 让“脏乱差”角落变身“小微景”。
岗集镇以基层治理“绣花功夫”织密幸福网,以集体经济“造血赋能”铺就共富路,以环境整治“精雕细琢”提升宜居度,三力齐发推动乡村振兴全面起势。下一步,岗集镇将持续深化“党建+网格+产业”融合模式,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于民,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标杆。(撰稿人:郑菊;审核人:周永峰)
责任编辑: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