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造甲乡:小小“红色议事厅”,汇聚善治大能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扎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长丰县造甲乡规范建立村级“红色议事厅”,优先从乡贤能人、“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等群体中选拔评议人员,推动群众纠纷就地化解、群众诉求快诉响应、群众困难及时解决,打造党群服务“会客厅”,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强调动力。
整合资源力量,组建“共话共商”阵地。建立专业队伍。各村(社区)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乡村推荐”的方式选出网格员、村民代表、“五老”人员、志愿者等群体担任“村事评议员”,并对其开展“四事四权”工作法、村规民约等实务培训50余场。规范阵地建设。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闲置民房、凉亭等资源,建设“红色议事厅”“红色议事亭”。在党务村务公开栏及时更新工作动态,推动制度“上墙”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健全考评机制。乡党委统筹运用“两委”干部绩效考核、网格员积分管理等方式,建立动态考核机制,给予工作出色的“村事评议员”奖励性补助,年终评先评优予以适当倾斜。
优化评议职能,创建“共商共议”体系。矛盾调解进厅。全乡建立自下而上、逐级消化、有效衔接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构建“村事评议员”问事、调解、督办、回访的闭环管理机制,形成“情、理、法”相融的调解模式。文明评议进厅。各村(社区)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依托“红色议事厅(亭)”完成了全乡5850户农户、163个新型经营农业主体、1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乡风文明评议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优秀党员、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政策传递进厅。乡各部门及时将政策法规、重大事项、民情民事等第一时间传递进“红色议事厅(亭)”,由“村事评议员”结合“板凳会”、“围炉会”等,用通俗易懂、简明直白的话语将政策“好声音”传递到群众身边。
转变工作思路,构建“共议共治”机制。人员力量“下沉”。乡村两级干部与网格员、评议员协同配合,开展全覆盖“敲门行动”走访,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和建议,通过“你说我听”“你提我办”的形式,收集社情民意、建言献策300余条。问题诉求“见底”。实行“问题+整改”“清单+闭环”等工作机制,分类梳理涉及项目建设、邻里矛盾、产业发展、等各类问题清单,严格落实台账管理。截止目前,已解决困难310余个,化解信访诉求10余件。群众满意“上升”。聚焦群众反映的烦心事、村级治理的公共事务,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积极采取议事活动50余场。针对代表共议事项,实时纳入支部“一台账三清单”,竭力启动治理“程序”。
推动多方联动,搭建“共治共享”平台。织密“微网格”。依托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网格化管理优势,将党建、综治、乡村振兴等各类网格整合为一张综合网,推动“评议员”在网格中聚齐、作用在网格中发挥、担当在网格中彰显。抓好“微宣讲”。依托“主题党日”活动、主题教育“微党课”等挑选优秀网格员、评议员走上讲台,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开展宣讲活动30余场。做实“微服务”。充分发挥党员、网格员、评议员力量,重点关注妇女儿童、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需求,通过开展社保代缴等村事代办和上门送温暖等活动200余次,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撰稿人:扈孝玮,审核人:唐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