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岗集镇:三维破局 焕活党员教育培训新生态

近年来,长丰县岗集镇以党员教育提质增效为抓手,通过“精准建库、场景创新、按需配送”三维发力,推动党员教育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从“形式化”向“实效化”转变,让红色教育真正融入日常、浸润人心。
精准建库,从“零散化”到“体系化”,锻造多元师资队伍。聚焦“理论权威”方阵,把牢思想航向。坚持政治标准首位度,精心选聘市县资深讲师、县委党校资深教师、镇班子成员等组成“理论宣讲队”,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新发展理念、基层党建前沿课题等核心内容,开展系统性、深层次专题授课。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定制化宣讲10余场,覆盖党员干部2700余名。聚焦“本土先锋”方阵,讲好岗集故事。从镇内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企业经营管理骨干、致富带头人、各级先进模范及退休老干部中择优遴选25人,组建“宣讲团”,以“接地气”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开展情景式宣讲49场,覆盖党员群众8200余人次,让身边榜样的力量可感可学。聚焦“青年骨干”方阵,储备后备力量。通过“导师帮带+专题研学+实践历练”的培养模式,发掘培育镇内青年业务骨干、技术能手15名,开发“党建+”“乡村振兴”“网格治理创新”等特色课程,在非公企业、青年群体中开展靶向授课3场,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激活传承活力。
场景创新,从“室内静学”到“实景研学”,打造沉浸教育阵地。盘活本土红色资源,构筑“红色学堂”。深度挖掘青峰岭和美乡村点、大窑研学游等本土红色富矿,精心规划2条“红色研学精品路线”,打造沉浸式现场教学点;组织党员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等主题研学10场。同步在1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图书室设立“红色书角”,配齐理论书籍、政策读本,让党员学习触手可及。整合内外优质资源,搭建“赋能平台”。深化与县委党校、合肥本地高校及先进乡镇的战略合作,依托高校科研优势开设“沙龙”,2025年以来,累计围绕智能制造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基层治理创新等重点专题开展精准培训8期。搭建实战练兵舞台,打磨“精品课程”。建立“党课大比武”“教学观摩”常态化机制,组织师资开展教学练兵3场。针对机关、村(社区)、企业、新业态等不同领域党员需求差异,定制“个性化能力提升包”,开发“乡村产业发展”“安全生产”“矛盾调解技巧”等特色精品课程,让党员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按需配送,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优化教育供给模式。“菜单式”点单,精准对接需求。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座谈交流”多渠道收集党员学习需求30余条,分类梳理出理论武装、业务技能、应急处置等6大类课程菜单,实现“党员缺什么、就补什么”。针对企业党员重点开设安全生产、技能提升课程,为村(社区)党员侧重乡村振兴、群众工作、网格治理培训,给机关党员强化公文写作、政务服务、综合协调能力。“上门式”送学,延伸服务触角。组建10余支“流动送学小分队”,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2025年以来,针对流动党员提供“学习包邮寄”等“云端送学”等定制化服务7场,为行动不便老党员“上门面对面”授课26次,确保党员教育“全覆盖、无死角、不掉线”。“灵活式”赋能,破解工学难题。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安徽党员教育网,打造“指尖微课堂”,累计推送微党课41期、学习资料190余篇。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企业一线职工等作息特点,创新开设“班前课堂”“午间学堂”,有效破解“集中难、学习散、工学冲突”等痛点,让党员教育随时随地、想学就学。(撰稿人:胡培俊;审核人:周永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