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推广“窗帘之约”,创新为老服务

今年以来,长丰(双凤)经开区以推广“窗帘之约”作为精准服务特殊群体的重要抓手,构建“强化保障+社会联动+精准服务”关爱体系,让“小窗帘”成为传递温暖的“大纽带”,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关怀与守护。
织密组织体系,筑牢“暖心基础”。全面摸排情况。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组织党员志愿者、红色小管家、网格员、楼栋长开展“敲门行动”,对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全面走访,摸清独居、高龄、行动不便等特殊老年群体108人,将54名重点群众纳入服务对象,落实“一人一档、社区书记包联”制度,精准匹配需求、靶向开展帮扶。组建服务队伍。依托各社区党组织,吸纳社区党员、小区居民、专业社工、医护等300余人加入,组建18支“银发帮帮团”“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队,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建立“服务-积分-回馈”闭环管理体系,激励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累计开展“爱心敲门”等温情入户服务500次以上,实现关爱到户、温暖到心。品牌提质赋能。各社区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了12个颇具影响力品牌,将“窗帘之约”服务推向纵深。凤梅、凤霞社区创新推出“平安摇铃”“铃听‘辰’光”,为服务对象配备对讲设备、烟感报警器等设备,依托智能设备实现24小时居家安全监测;峰宁、金兰社区依托“平安印”“平安日历”,本着“不过多打扰、关爱更周全”的原则,将线上动态监管与线下上门问访相结合,守护安全防线。
链接多方资源,汇聚“爱心合力”。整合社区资源。系统整合辖区资源,根据需求和服务,打造涵盖“健康监测、安全防护、生活代办、精神关怀”四大服务体系的全周期守护链;严格落实“日联系、周探访、月活动”工作机制,累计完成实地走访380次、电话随访600次,高效闭环解决健康管理、居家安全等急难愁盼问题200余项。引入社会力量。充分整合辖区能人巧匠、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建立健全“点单—接单—派单”快速响应机制,联动专业社工机构、老年食堂等社会力量,提供陪伴、送餐、理发、清洁、代购药品等5类常态化服务,累计开展上门修剪指甲、空调清洗、圆梦微心愿等便民为民服务42场次,覆盖“四类群体”100人次,切实将关怀送到群众身边。联动医疗机构。峰湖社区精准对接老年健康需求,与辖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建立共建,打造“杏邻”品牌,推出“杏邻健康小屋”“杏邻健康公园”,定期组织“杏邻健康大讲堂”,构成“微阵地集群”。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大型中医特色义诊4场、健康科普活动5场,惠及居民超过2000人次。
创新服务机制,守护“安心桑榆”。拓展服务内容。打造“日常帮扶+特色活动”双轨并行服务模式,金兰社区“和邻有约”、金宁社区“宁家铺子”通过银发无忧、家电检修、爱心义剪等多项便民服务项目,成功将“窗帘之约”服务拓展外延。开展特色活动。积极响应“‘长回家”亲情关怀行动,各社区党组织组织50余场“亲情主题日”活动,以生日聚餐、云视频、亲子手工等形式,吸引100余户家庭参与,其中有10名老人被子女接回同住,有效增强代际情感联系。深化人文服务。聚焦银龄文化需求,完善“老年大学”服务内容,开设“智能手机小课堂”“反诈宣传角”等适老化课程,组建“银龄安康”“康乐暮年”“老伙伴计划”等18支老年文体队伍,形成“学习-展示-服务”良性循环,推动“窗帘之约”服务持续深入开展。(撰稿人:王琼,审核人:吴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