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共和城社区:“三链联动”提升流动党员教育质效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共和城社区针对流动党员动态掌握难、学习落实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完善“信息链”、抓牢“教育链”、优化“服务链”,提升流动党员教育质效。
完善流动党员“信息链”,摸清底数,打通沟通“堵点”。按照网格划分,明确专人作为流动党员联络员,对流动党员进行“跟踪式”管理,通过定期线下上门随访、电话询问,结合全国党员管理系统、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动态掌握辖区流动党员情况,包括流出时间、流出地点、流出单位党组织类别、流出地名称、党费缴纳情况、联系方式、就业情况等,建立“一人一档”管理台账,动态更新、定期核对,精准统计、不落一人,做到心中有数,促进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线下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流动党员报到处,完善新流入党员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制度;按照“便于管理、便于工作、便于指导”的原则,综合考虑流动党员工作地、居住地等情况,就近安排纳入小区党支部进行动态管理,督促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及时报到、接受管理、按时参加组织生活,实现流动党员纳管率100%。截至目前,共摸排出流动党员646人,流入党员40人,均已纳入流动党员管理。
抓牢流动党员“教育链”,灵活教学,拓展学习“半径”。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按需施策开展送学、智学、联学,确保流动党员在参加流入地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的基础上,有更多方便、灵活的方式参与学习,实现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学”。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安徽先锋网等线上载体,借助微信群聊、腾讯会议等媒体平台开设“云端课堂”,定期推送《榜样》系列栏目、“安徽党员大课堂”“红色影视”等学习课程资源链接,鼓励流动党员开展线上交流研讨,分享学习心得,形成线上学习交流热潮,有效提升流动党员参学率。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结对帮扶联系人及时将必学书目、最新学习资料等通过面对面、快递邮寄等形式送到流动党员手中,做到“一个不遗漏”,并督促流动党员积极参与集中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针对辖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流动党员,通过联络员上门辅导、开展板凳课堂等方式“送学”,让流动党员实现“家门口”学习,有效提升了流动党员学习质效,拓展了学习覆盖面。
优化流动党员“服务链”,压实责任,找准心灵“港湾”。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建流动党员报到、登记、沟通联络、志愿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站,通过书记面对面谈心谈话、联络员定向联系,全面掌握流动党员基本情况、遇到的困境等,协助其纾解困难,让流动党员体会到“大事有人管、小事有人问、急事有人办、难事有人帮”,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社区党总支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流动党员将“异乡”变“故乡”,反哺社区治理。鼓励流动党员融入小区党群议事会、楼栋微信群等议事协商平台,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流动党员志愿者发挥专业技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法律咨询、医疗健康等服务,参与爱心义诊、爱心理发、困难帮扶等志愿活动,引导流动党员融入社区,累计解决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民生问题20余件,流动党员不仅深度融入社区生活,更成为推动社区精细化治理、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宝贵力量,实现个人价值与社区发展的“双向奔赴”。(撰稿人:秦永,审核人:吴先智)
责任编辑: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