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共和城社区:推广“窗帘之约”织密邻里守望“暖心网”

今年以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共和城社区强化党建引领,以“窗帘之约”为切入点,坚守“敬老爱老、扶老助老”服务宗旨,通过“聚合力、优服务、促互助”三维路径,推行“老伙伴药箱”项目,构建全方位老年健康守护体系。
党建聚合力,织密守护网络。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组织10名社区工作者、34名红色小管家开展“敲门行动”,对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全面走访,摸清独居、高龄、行动不便等特殊老年群体,建立“老伙伴药箱”服务对象动态信息库,精准纳入14名重点服务对象。按照“1+1+N”服务模式(1名社区工作人员+1名家庭医生+N名邻里志愿者),组建20人的志愿服务队,建立“日随访、周巡访、月评估”机制,统一制作包含社区联系方式的“紧急联系信息卡”张贴于药箱外侧,累计开展健康监测、用药指导等服务30次,为高龄老人家庭安装烟雾报警器2个,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守护网络。
服务优供给,精准回应需求。聚焦老年群体健康、生活、精神多元需求,升级“三个一”服务模式,推出分层分类服务举措。健康守护方面,家庭医生上门开展血压、血糖监测等健康评估18次,志愿者协助整理药箱、核对用药清单,累计开展用药梳理16次,纠正错服、漏服问题5起。生活照料方面,针对2名行动不便老人,志愿者提供居室清洁、生活物资代购等服务6次。精神关爱方面,开设书画交流、非遗手工等适老化文娱课程9场,组织志愿者开展“暖心陪伴”行动,累计提供心理疏导、聊天解闷等服务13小时,有效缓解独居老人孤独感,实现“身有所护、心有所安”的服务目标。
互助促循环,传递银龄温暖。社区创新“低龄助高龄”模式,组建“银龄互助队”,与14名服务对象结成帮扶对子。互助队成员发挥“邻里熟、情况清、响应快”的优势,每日通过敲门问候、邻里询问等方式掌握老人起居状态,每周定期提供代购物品、陪同外出等服务,每月协助家庭医生完成健康监测工作。引入“时间银行”管理理念,创新实施“互助积分制”,将服务时长兑换为生活用品等奖励,激发互助养老内生动力。截至目前,互助队开展代购物品、陪同就医等服务6次,协助发现健康异常情况2起,形成“以老助老、代际接力”的良性循环,让互助养老成为社区治理的温暖底色。(撰稿人:甄陈,审核人:吴先智)
责任编辑: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