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造甲乡:银青结对传薪火,党建赋能惠乡邻

在马塘村的田间地头、庭前院落,总能看到年轻党员搀扶着老党员共学政策的温馨画面。自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马塘村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实施“银青结对帮学”活动,组织辖区40周岁以下年轻党员与70周岁以上老党员结对,通过“一对一”送学上门,“面对面”共话发展,累计开展送学活动30余场,覆盖党员群众50余人次,解决民生实事10件,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银青结对强根基,筑牢基层治理“红色堡垒”。马塘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村内20余名70岁以上老党员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情况,村党支部精心组织13名年轻党员与老党员结成帮学对子,制定“五个一”帮扶计划:每周一次上门送学、每月共读一本理论书籍、每季开展一次庭院党课、半年组织一次心得交流、随时提供生活帮助。在帮学过程中,年轻党员创新采用通俗易懂的“地道方言讲政策”“短视频解析八项规定”等形式,将严肃的理论转化为老党员听得懂的“土话”。同时针对因工作、学习和身体情况不能现场结对帮学的党员,建立“青老党员云课堂”,通过视频连线开展“线上共学”5次,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断线,有效提升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学用结合办实事,织密党群服务“连心网络”。马塘村党支部建立“学用结合”工作机制,要求年轻党员在送学过程中随身携带“民情记录本”,将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累计收集群众诉求和建议10余条,形成问题清单并逐项落实整改。针对老党员反映的“养老保险认证不方便”问题,村党支部联合网格员组建“红色认证服务队”,通过“错峰上门+集中办理”模式,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养老保险认证服务50余次,实现全村60岁以上老人认证率100%。针对村民提出的“农田灌溉渠淤塞”难题,年轻党员带头成立党员突击队,发动群众20余人,耗时10天清理沟渠2.1公里,保障了300余亩农田灌溉用水。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创新打造“党员责任区”,划分7个网格区域,定期开展卫生巡查和整治累计清运建筑垃圾1.2吨;累计清除坟地塑料花10余处;累计清理杂草杂物15车。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党群关系更加紧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常态长效树新风,绘就清廉乡村“治理画卷”。马塘村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崇廉尚俭的良好风尚。开展“青老党员共话清廉”活动,组织年轻党员与老党员共同观看廉洁教育警示片10余场。常态化推进“监督一点通”平台党务、村务、政务信息录入、公开、公示。设立“‘监督一点通’群众浏览岗”“清风廉政信箱”,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接收群众意见和建议,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截至目前累计受理意见建议6条,整改问题6项。开展“家风故事会”“廉政微党课”等特色活动10余场,通过青老党员“传帮带”,培育崇廉尚俭新风尚。同时,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四事四权”工作机制、“四问于民”工作方法,实现村级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实现村级事务规范运行,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撰稿人:崔玲玲,审核人:扈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