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朱巷镇:用好“三招”优化农村党员教育

近年来,长丰县朱巷镇扎实开展基层党校建设,分类实施党员教育,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模式,丰富教育载体,切实落实好党内关怀,增强党员教育培训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走深走实。
聚焦整合资源,推出党员教育“新风味”。把锻造一支“信念坚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显”的党员队伍作为主线任务,推出党员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一是用好“理论课堂”,凝心铸魂浓“党味”。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每月定期发布“远程教育播放计划”等视频课程,推动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今年以来,依托镇党委党校、党群服务中心等教育阵地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培训等10余场。二是开设“廉政课堂”,筑牢防线增“辣味”。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警示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培训班的必修课,覆盖轮训党员千余人次,打造廉政微阵地,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和廉政教育相结合。三是打造“实践课堂”,以学促干强“真味”。按照“现场即课堂”的理念,将实践锻炼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抓手,结合“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训”和村干部队伍建设推动9名党员干部到义井红桥村、塘面村,学习先进同时想办法破除难题,开展互动式教学,全面激发农村党员以“学”促“干”活力。
聚焦强基固本,激活党员教育“源头水”。坚持阵地建在党员身边,建立“镇委党校中心校区+13个村居分教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1+13+N”体系,打造党员群众家门口的“党校”,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让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一是注重品牌塑造,建强教学阵地。为整合利用优质资源,提高党建阵地利用率,将朱巷镇日军炮楼遗址、前黄和美乡村建设等纳入基层党校研学路线,以生动的实践案例、多样的教学形式,提升培训效果。二是瞄准教学需求,打造师资队伍。充分吸纳各类专家人才,积极构建高水平的党员教育师资库,把能讲、会讲、善讲的退休干部、“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纳入其中,构建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三是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培训质量。根据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员的思想特点和培训需求,按照“政治理论+党性锻炼+实用技术”模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今年以来针对普通党员,以加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为出发点,组织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政策法规宣讲等教育培训
聚焦激励关怀,推动党员教育“入人心”。党员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培养能力,还需激发情感、增强凝聚力。一是“政治生日”忆初心。借助党员信息库,明晰每名党员“入党时间”“党龄”等信息,结合“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为过“政治生日”的党员颁发生日贺卡,进一步激发党员的政治觉悟,树牢“党员第一身份”的政治意识。二是“走访关怀”暖人心。针对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认真制定走访慰问方案,组织力量深入走访摸排,通过面对面、心连心等“微行动”,精准统计慰问对象工作、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把关怀温暖送到困难党员心坎上。新春之际共走访慰问退休干部37人、困难党员89人。三是“结对帮扶”联民心。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流动党员去向掌握难、关怀帮扶难、作用发挥难、教育培训难等问题,积极开展结对“1+N”帮助关怀行动,运用信息化手段立档建库强管理,组建13个村居流动党员微信“亲情群”及时推送乡村发展动态,在线交流讨论、献言献策。使用好“安徽先锋”“学习强国”等平台引导流动党员参与学习,让流动党员在工作之余强化理论武装,引导帮助全镇56名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学,流动不流失”。(供稿:张爱华 审稿:邓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