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造甲乡:“三向发力”打造“三共”党群服务中心

今年以来,长丰县造甲乡聚焦民生需求,优化阵地布局、提升服务质效、强化作用发挥,进一步优化基层治理模式,打造党群温馨家园,切实让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发挥起来,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着力“共建”,打造为民服务“特色阵地”。丰富多元功能。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村(社区)实际,打造红色议事亭、红色物业管理服务站、“五老”调解室等功能阵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党建共建活动50余次。提供特色服务。整合民政、妇联等资源,为老人和儿童等群体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打造老年活动室,推出老年学堂,开展专项“惠老”服务相关活动20余场。创立“爱心教室”,免费开展“第二课堂”,开展“童心绘党”、“国学书法课堂”等活动10余次。开展志愿活动。坚持“一盘棋”工作思路,不断完善乡村志愿服务体系,实现多样化、立体化、规范化发展。广泛发动村(社区)党员参与“红源·志造”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环境整治、民生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230余次,吸引3000余人参与。
合力“共治”,推动党群连心“协同作战”。优化治理机制。健全完善“党建引领、一网统管”工作机制,坚持运用“四事四权”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利用每周“敲门行动”、“网格遍访”等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民生服务、治安联防等活动300余次。细化议事制度。村(社区)党组织牵头,利用村民议事会、红色议事亭等,常态化开展民生议事活动。今年以来,各村(社区)组织村民代表、乡贤名人、社区党员共商共议,制订村规民约、化解矛盾纠纷、商定民生实事80余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共同推动乡村治理再提升。强化信用建设。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与“党建引领、大抓基层、治理提效”专项行动深度融合,建立信用超市,制定积分兑换制度,引导群众通过参与环境整治、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获得积分,用以兑换生活用品,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到基层治理中。
助力“共享”,构建多元服务“温馨之家”。服务共享。结合群众实际需求,探索村(社区)服务共享新模式,引导不同群体分享经验、提供指导,参与基层治理,打造了陈刘社区“陈刘·帮”、造甲社区“党建联盟”和双丰社区“爱心义剪”等一批特色服务品牌。好物共享。将“暖心为民”的服务理念深深融合到基层工作内核,设立道德讲堂、爱心药箱、农家书屋等共享平台,为辖区党员、老人、妇女儿童等不同人群提供精准服务,不断拓展温馨服务覆盖面。文化共享。开展“好媳妇”、“五美庭院”、“文明家庭”等典型示范评选,持续擦亮乡风文明底色。把党课搬上舞台,将教育教学与舞台情景剧、音乐歌曲等艺术形式有机结合,成了浓厚的党建引领氛围,将辖区党员群众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撰稿人:扈孝玮,审核人:唐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