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先锋网 ↑合肥先锋网

陶楼镇“四招”精准发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日期:2019/9/6 15:31:11     稿源:陶楼镇     人气:197

       近年来,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不优、办法不多、速度不快和缺乏长效等难题,长丰县陶楼镇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利用清底数、找共性、树个性、寻突破“四招”精准发力,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有求必应、一呼百应”的政治功能。

       清底数,全面清产核资,掌握家底禀赋。由全镇12个村级党组织牵头,对村集体所有的“四荒地”、林地、河流塘库、办公(管理)用房、厂房、仓库等各类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同时,梳理所有对外租赁、服务的合同,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对比。健全更新“三资”台账,安排12名村级财务人员和1名镇财政所工作人员负责维护台账,做到及时更新、清楚明了。

       找共性,盘活资产资源,增强造血功能。一是盘活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村内闲置的沟、路、渠、水面等土地资源,将资源向资本转化,支持村集体灵活合规利用机动地,增加各村收入。二是用好闲置房屋,如老村委会、学校、集体居住小区的车库等,用于租赁、入股等形式增加收入。三是规范土地流转,由村集体统一组织、规范有序流转农户承包土地,采取再流转方式集中发包给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获得稳定的租赁收入,村集体获得一定的再流转服务性收入。四是成立股份合作社,由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4个,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股入社,由村集体统一经营,采取保底收益加按股分红的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树个性,坚持分类指导,打造一村一品。依据12个村(居)的区位、资源、发展现状、产业结构等优势潜力,以“分类指导、抱团取暖、一村一策”为原则,按照物业管理型、产业融合性、服务创收型、项目带动型和开发集体资源型五种类型进行分类,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增收形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寻突破,拓宽发展思路,强化长效增收。一是增强“造血”能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形成的挂钩指标优先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各村结余指标纳入村集体所有,其节省的建设用地报批费用全额或部分返还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是开展“结对共建”。通过“县直单位+村居”“村居+村居”的形式结对,共享优势资源,共同解决发展难题,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书,探索增收长效机制。三是积极“上争外引”。逐村进行研判分析,根据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优劣势和发展定位走向,积极对上争取资金项目,对外招大引强。2019年通过向上争取,石集、观美、新丰3社区,列入全县“5011”工程,分获1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增收10万元以上;古城、高塘、陶西3社区,通过引进天河中药材、鑫田野、巾帼有机等特色农业公司,根据村集体参与程度,按照30到50元每亩的标准收取服务费,每年将增加收入6万元以上。(万婉 刘飞龙)

责任编辑:长丰县委组织部 
processed in 0.0488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