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三维发力”激活党员队伍建设新动能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坚持标准“选”,科学精准“育”、温情细致“管”全链条,持续激发党员活力,为党员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
把好“入口关”,蓄好党员队伍“源头活水”。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制定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持续加大从一线工人、“三新”领域以及高学历人才等群体中发展党员力度,分领域建立入党申请人源头库、入党积极分子储备库、发展对象信息库,实行“定期更新、动态调整”,做到“多中选好、好中选优”。规范落实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把票决制、公示制、预审制等贯穿发展党员工作始终,对发展党员实行全程纪实管理,通过业务指导、专人梳理,定期对新发展党员档案材料进行全覆盖筛查,全程跟踪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确保发展程序一项不缺,入党材料一份不差。抓实新发展党员关键期,采取“结对子”培养模式,完善培养联系人“2对1”帮带机制,通过政治上引导、工作上指导、生活上关怀等形式,实时关注新发展党员政治立场、思想动态、党性修养及现实表现,手把手教理论、传经验、解疑惑,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深耕“培育链”,激发党员队伍“内生动力”。整合辖区资源,升级打造开发区党校1个,社区教学点18个,小区学习网格57个,企业“先锋学习角”和“歇歇角”等功能区若干个,形成“1+18+57+N”党员教育矩阵,用近民化“10分钟党员学习圈”,真正实现“足不出社区,学习不远行”。施行“定制课堂”,为企业党员打造产业实训基地“一线课堂”13处,开展“技能大比武”220余次,依托“流动党员之家”微信群等“指尖课堂”,定期推送学习通知、政治理论等内容600余篇,有效解决流动党员“工学矛盾突出”问题,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设“夜间课堂”“周末课堂”90余场,全力实现分类施学施教。立足“宁家铺子”“平安扣”等特色党建品牌,以“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模式为纽带,以“教育+服务”当支点,以“我为群众办实事”“问题帮办、助企发展”活动做桥梁,把党员教育有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生动实践,推动解决民生问题600余件。
暖施“监管策”,规范党员队伍“言行举止”。结合党员日常行为准则,建立党员积分纪实管理制度,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履行岗位职责、发挥党员作用等情况量化积分,用积分记录党员变化、进行党员评定,有效激发了党员的创先争优意识,促进党员管理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按照从事行业、人员类别、分布情况,将全区2786名流动党员分别纳入社区、企业、联合产业党组织管理,确保底子清、情况明,对所有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形成“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良好局面,吸收熟悉区情民意的老干部、老党员等力量组建18支“银铃”志愿服务队,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再添活力。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及时掌握身体残疾、年老体弱、生活困难等各类党员基本情况,把困难党员慰问工作提前列入党组织议事日程,通过走访、慰问等方式,公平、公开、公正的做好党内关爱基金发放和困难党员救助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撰稿人:王然,审核人:吴先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