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三微”工作法激活党群服务“新动能”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坚持把党群服务阵地作为联系服务党群的重要载体,精心盘活各类党群服务空间,建强阵地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托起党群稳稳的幸福。
开设多彩“微课堂”,党群教育“活”起来。构建辐射状矩阵。以经开区级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1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支点,N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和红色微阵地为延伸,形成全覆盖、立体化的党员教育网络,结合功能定位和群众需求,不断完善办公议事、党群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各类功能,实现阵地内硬件设施、软件配备“双提升”。开展灵活式宣讲。各社区成立了“小板凳”“绿丝带”等宣讲队伍20余支,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80场,覆盖党员、群众2万余人次。打造“流星之家”,设立57个“暖流”驿站,为2300余名流动党员提供学习场所,确保教育“不断档”。整合碎片化资源。充分整合社区内的闲置场地、办公用房等资源,进行改造升级,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等资源,打造“党群+集群”“政务+服务”“信息化+现代化”半小时便民服务圈。积极协调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等共同参与党群活动,切实为基层党员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等实际问题。
开展多元“微服务”,服务效率“高”起来。配足服务设施。加大对党群服务中心、站的投入,完善硬件设施,配备饮水机、沙发座椅、爱心雨伞、医药箱等便民物品,以及图书阅览室、健身器材等文化娱乐设施。优化服务环境,进行亲民化改造,使其更加温馨舒适、便捷高效,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前来。精准服务内容。聚焦“一老一小一新”,在徐桥社区、宇桥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开设社区食堂,托起老人幸福“夕阳红”。开设“假日公益课堂”,打造儿童阅读空间,提供运动、休憩、溜娃等“一站式”服务。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实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冷能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解决“急难愁盼”。搭建“四方馆”“梅烦恼”“我们的圆桌会”等18个协商议事平台,围绕物业管理、环境美化、小区停车等议题,开展“家门口”的睦邻调解与民主协商,开展议事活动183场,解决矛盾纠纷100余起。
开启多方“微循环”,社会力量“聚”起来。激活自治力量。依托党群服务阵地,广发“英雄贴”,通过社区党组织搭台,聚合能人巧匠、企业商家、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深入挖掘、吸引、培育社区能人巧匠、热心人士等800余名,孵化、吸纳298名“红色小管家”参与基层治理。释放共建动能。依托“社区大党委”,加强与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沟通联系,将党群阵地建设与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在社区、商圈等开放式场所建立党群服务站。通过引进社会资本,运营托育中心、社区食堂、便民服务网点等,连接学校、医院、商业等场所,全面畅通医、学、住、行“15分钟社区生活圈”。融入基层治理。利用“和邻有约”“宁家铺子”等阵地将“精准服务群众到小区”行动落实落细,利用全区55支志愿者队伍,开展文化娱乐、垃圾分类、送学上门、智慧助老、爱心义诊、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1千余次,参与党员群众达2万余人,极大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撰稿人:王琼,审核人:吴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