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用好“望闻问切”四诊法为基层治理把脉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念好“望闻问切”四字诀,全面践行“枫桥经验”,着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望”表及里,明确工作目标。按照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目标,积极推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建强网格阵地,推动服务力量向网格聚集、服务资源向网格下沉、服务阵地向网格延伸。构建“经开区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全区调整完善60个小区(片区)党组织,实现小区党组织覆盖率100%,将党建、民政、信访、安全生产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立足早排查、早发现、早协调、早解决原则,全面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引导人大代表、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等参与其中,利用“一网统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用”的高效信息传播和服务平台,及时发现问题、商讨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基层治理工作开展靶向精准。
“闻”声索迹,了解群众诉求。推进“四到家、六必访”工作法,畅通民声收集渠道,找准服务群众“关键小事”。将全区18个社区划分为114个网格,配备298名红色小管家入小区、楼栋及居民家中入户走访,变“群众上门”为“上群众门”,加强与群众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居民群众“急难愁盼”,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融入日常。以社区党组织为统领、物业联席会为纽带,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在全区39个业委会(物管会)形成“红色物业”服务机制,组建自治力量横向交叉配合的治理模式,将各领域各类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一线。2024年以来,召开协商会议140余次,开展便民服务、矛盾纠纷调解以及居民协商议事960余起。
“问”计于民,搭好议事平台。坚持群众自治基础,充分发挥民主协商重要渠道作用。以社区党组织为统领、物业联席会为纽带,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在全区设立2300余个“书记信箱”,结合“书记接待日”、“项目经理接待日”,最大限度地挖掘居民在基层社会公共治理中的潜力,激发自治活力。依托“民情夜话”“我们的圆桌会”等协商议事平台,邀请社区“五老人员”、道德模范、党员代表、居民骨干,围绕民生服务、邻里纠纷、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可行性的“金点子”,切实用群众计策办好惠民实事。2024年以来,召开协商议事会议140余次,解决小区内私搭乱建、违规停车、邻里矛盾等问题56件,实现了基层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受益。
“切”中结症,开出治理良方。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试金石”。发挥网格管理质效,常态化开展辖区脏乱差整治行动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以民生工程为落脚点,先后解决安装电瓶车充电桩、增设健身场地器材、新建停车场等民生诉求700余件,有效回应居民关切,合力破解治理难题。发挥121家社区“大党委”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协调、协同、协作作用,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共研治理形势、共商治理难点、共谋治理重点,将协商议事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平台,实现各类资源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激活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真正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撰稿人:杜倩云,审核人:吴先智)
责任编辑: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