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先锋网 ↑合肥先锋网

长丰(双凤)经开区: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解锁基层治理“最优解”

日期:2025/2/20 9:59:19     稿源:双凤经开区     人气:47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紧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聚焦强基固本、减负赋能、载体创新、攻坚克难四大领域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解锁基层治理的“最优解”。

做精“加法”,在强基固本上下功夫。筑牢组织堡垒,激活治理“主引擎”。构建“区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设置60个小区(片区)党支部、189个楼栋党小组,选树党员中心户436个,实现党组织对小区、楼栋的全覆盖。强化资源整合,织密共建“一张网”。以社区“大党委”机制为纽带,横向联动89家共建单位、18家县直单位,累计合办民生实事69件,认领“微心愿”90余个。同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开展政策宣讲、代办服务等便民活动1000余次,推动服务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夯实队伍根基,锻造治理“生力军”。实施党员教育“立体化”工程,组织理论学习、实训教学等活动400余场,培训党员干部3000余人次;组建298名“红色小管家”、241名网格员志愿者队伍,实现服务力量“一网统管”。

做细“减法”,在减负赋能上出实招。聚焦减负增效,优化网格运行。将18个社区划分为114个网格,建立“1+3+N”治理模式,通过“多网合一”整合信息采集、矛盾调解等职能,累计采集信息3.2万条,化解问题3000余件,推动基层事务“一网兜清”。畅通诉求渠道,减少群众烦忧。搭建“圆桌会”“民情夜话”等议事平台,2024年以来开展协商活动254场,收集意见建议1300余条,解决问题169个;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接单—监督跟单”闭环机制,线下解决群众诉求263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深化物业改革,减轻治理负担。以“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为抓手,推行小区党支部书记与物业经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39名党支部书记兼任物业副经理,96名业委会成员纳入党支部,依法清退服务不达标物业企业2家。

做活“乘法”,在载体创新上谋实策。数字赋能,释放智慧治理“乘数效应”。依托“智慧社区”平台,整合党建、网格、物业等数据资源,实现居民诉求线上提交、任务线上派单、进度线上跟踪;建立130余个小区居民微信群,实时发布政策信息、收集社情民意,服务效率提升60%。多元共治,激发协同联动“倍增动能”。创新“社企共建”模式,联动企业商户、驻地单位组建“党建联盟”,开展联建活动116场,服务群众3200余人;打造“小微协商”“青年之家”等特色阵地,引导新阶层人士、青年志愿者等统战力量参与治理,形成“一核多元”共治格局。品牌引领,打造服务群众“示范样板”。培育“红色管家”“邻里帮帮团”等服务品牌,开展“微行动”103次;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事项代办等12类服务。

做实“除法”,在攻坚克难上鼓实劲。靶向破题,清除治理“顽瘴痼疾”。针对安置小区环境差、商圈治理难等问题,开展“百日攻坚”行动,联合多部门整治飞线充电、占道经营等隐患362处;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解决消防通道堵塞、停车难等“老大难”问题112个。疏解矛盾,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推行“四到家六必访”工作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网格,2024年以来走访群众4.2万户,化解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500余件。长效监管,根除问题“反弹土壤”。建立“1+1+N”监督机制,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联合监督委员会、居民代表等力量,对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将矛盾化解率、群众满意度等纳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推动基层治理从“治标”向“治本”转变。(撰稿人:张程梅,审核人:吴先智)

责任编辑:李家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processed in 0.0547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