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念好“选育管用”四字诀推动党员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坚持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聚焦“选、育、管、用”四个关键环节,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树牢标准“选”,严把党员队伍“源头关”。坚持政治标准。明确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积极从一线工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人员中吸纳优秀人员,认真考察其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坚决防止“带病入党”。抓实程序关扣。坚守发展党员“源头”管理关键点,严格执行全程征求意见、全程票决、全程公示、全程记实,不培训不发展、不考察不发展、不审查不发展、不公示不发展的工作法,确保发展党员过程真实透明、可追溯。守好培训底线。按照年初计划,采取“专题授课+案例教学+结业测试”的方式有序组织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培训学习。对各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全程跟踪指导、逐级把关,确保入党材料齐全、规范。其中,2024年先后开展了3次发展党员工作业务培训会,有效提高了全区发展党员工作质量。
靶向施策“育”,提高党员队伍“硬本领”。理论学习夯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党员教育培训必修内容,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微课堂、微宣讲、微故事等“三微”形式,以原原本本学、集中研讨学、体验分享学等“三学”模式,培训党员干部30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辖区党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党性教育铸魂。依托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杨庙镇刘云峰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常态化进行党性教育,搭配开展集体过“政治生日”、“学习身边榜样”等专题活动,共同重温入党誓词,追忆红色往事,进一步激发辖区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活用载体提效。针对流动党员、在职党员不同特点,利用电教远教平台“必学+点播”的教学方法,资源丰富、覆盖面广的优势,变“套餐式”教学为“点单式”培训,将党员教育培训“触角”不断延深。依托线上平台,推送“学习资料包”130余次,用“指尖课堂”填补了党员教育培训的“碎片时间”。
厚爱并严“管”,拧紧党员队伍“安全阀”。做细流动党员管理。完善辖区流动党员登记、报到制度,实施线上+线下“双向摸排”行动,指导全区18个社区动态更新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及时掌握流动党员流出去向、职业状况、学习情况等,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做实党员警示教育。发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作用,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精细化”“菜单化”开展警示教育30余次,分类分级精选反面案例,以案说纪、以案说法,用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做好党员帮扶关爱。结合“七一”等时间节点,大力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评优表彰活动,彰显榜样力量的同时,激励党员向先进看齐,以典型为范。做好生活困难党员帮扶救助,以“座谈会”、走访慰问等形式,关心关注离退休老党员、新业态新就业等党员群体100余人次,切实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搭建平台“用”,助力党员队伍“显实效”。发挥先锋作用。通过在社区、单位、企业设立156个党员先锋岗、62个党员责任区,调动党员履职尽责积极性、缩短党组织服务联系群众距离的同时,将“群众所需”与“党员所长”有机结合,方便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推动党员担当作为。参与基层治理。立足“楼事汇”、“党建引领 小微协商”等社区党建特色品牌,搭建“四方馆议事厅”、“党群议事会”、“我们的圆桌会”等平台,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三位一体”协商议事,主动说事、共同理事。办好民生实事。深化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机制,号召广大在职党员按照“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流程,从解决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入手,收集居民诉求,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提升为民服务质效。截至目前,全区已组建在职党员、退休党员等志愿服务队伍55支,注册志愿者6000余名,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800余场次。(撰稿人:王然,审核人:吴先智)
责任编辑: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