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杨庙镇:以“三化”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近年来,杨庙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瞄准基层治理的瓶颈、短板,聚焦组织引领、治理模式、为民服务,于细微处打通基层治理末梢,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强化组织引领,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紧抓乡镇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群众关切的共性需求等,坚持以书记领题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杨庙镇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18项,其中小区治理2项、民生服务8项、基层党组织建设2项、安全隐患防范6项,树立“书记带头抓、亲自抓、靠前抓”的鲜明导向。组织3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浙江学习,观摩乡村基层治理成果,认真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就地转化学习考察成果,将把学习到的先进做法和创新举措投入到乡村发展的实际中去。建立村党组织统一领导下的“网格指导员+网格长+党员网格员+村民”四级联络网格,17个行政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网格156个,选优配强党员网格指导员103人、党员网格长130名、党员网格员271名,切实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深化治理模式,打造基层治理“多元格局”。积极探索“党建+网格”等治理模式,建立网格员群众诉求收集、报送、处置工作机制,网格员定期收集汇总群众诉求,逐级上报,统筹协调解决,做到群众诉求的小事落实到网格,形成网格事务“流程化”工作模式,收集上报工作清单154份,排查各类事项300余件,排查矛盾纠纷118起、化解97起。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千万工程”实施,按照“党组织抓部署、党员带头干、群众齐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党员、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紧密融合,凝聚治理合力,102名党员干部发挥“领头雁”效应,以身作则,引领群众主动参与7个村居11个村民组的较大村庄环境治理工作。借助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契机,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将乡风、家风、民风等量化为日常积分,从敬老睦邻爱亲、书香重学参军、热心公益等方面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乡风文明表彰积分。打造积分信用超市,村民信用积分能兑换油盐等日用品,仅今年就兑换430余人次、物品价值12000余元,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
优化为民服务,提高基层治理“民生温度”。注重挖掘辖区服务资源,依托17个村居党员干部组建一支85人为骨干,255多人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涉及政策理论宣讲、走访慰问、小区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等领域,变“让群众找上门”为“把服务送上门”,真真切切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办好办实,累计服务受益人次9000余人。以网格为载体,组织发动辖区党员、志愿者、“五老”人员等,建立网格员记事、党建微阵地论事、暖心为民工作室说事等三条群众需求收集渠道,精准把握居民的实际需求,做到居民诉求“一本账”,让居民关注的“难事”和小区的“大事”在协商共议中解决。提升为民服务精度。联合宣传办、社会事务办等部门,将服务延伸触角覆盖全人群。针对弱势困难群体,推出“上门义诊”“免费理发”“代缴医保”等关爱服务清单。组织党员志愿者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1场次,为居民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魏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