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先锋网 ↑合肥先锋网

长丰县岗集镇:多维发力助振兴 实干笃行谱新篇

日期:2025/9/29 23:35:22     稿源:王梅     人气:28

近年来,长丰县岗集镇推进乡村振兴既重根基筑牢、也重长远发展,以选派帮扶中的能力提升、制度建设与党建聚力夯实短期推进基础,通过产业振兴的特色布局、文旅拓展与集体经济探索激活中期发展动能,借助基础设施升级、公共服务提质与就业保障强化实现即期民生改善,再以防返贫监测、数字化治理与乡风共建构建长期支撑体系,层层递进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三维发力”凝聚核心动能。靶向培训提升能力。实施“滴灌式”培养计划,邀请党校专家、农业技术骨干开展政策解读与业务培训。组织选派干部参加县级集训1次、镇级培训2次,并赴周边先进乡镇实地调研3次,学习特色种植、产业运营等经验。依托青峰岭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安排干部参与碧根果全产业项目、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工程,累计走访群众130余户、企业6家,形成问题解决方案45项。严管厚爱激发活力。构建“四梁八柱”管理制度,将驻村职责细化为39项工作清单,严格执行“五天四夜”驻村制度。通过不定期抽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强化监督,防止“两头空挂”。同时,镇党委领导走访督查10余次,谈心谈话4次,协调解决选派干部生活难题。建立科学考核体系,将工作业绩、群众满意度与评先评优挂钩,选派第一书记参与县级“擂台比武”,形成“比学赶超”氛围。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推行“党员中心户+十五联户”模式,划定157个红色微网格,1800余名党员结对联系1.6万余户群众,累计解决民生问题45件。创新“党群议事日”制度,通过“板凳会”“庭院议事会”等协商机制,修订村规民约6项,村民参与率提升60%。组建“银发调解队”“岗小集”等39支志愿队伍,开展助老送餐、课业辅导等服务70余次,惠及群众2100余人。

“三措并举”实现突破性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崛起。打造“一镇一品”产业格局,重点发展薄壳山核桃全产业链。合肥市碧根果全产业示范项目,预计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200万元,吸引附近百名农民就业。丰景农业公司通过“林农复种”模式,在1200亩荒地上实现每亩产值8000元,并建成全国首个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库,推动8万亩土地产业化升级。文旅融合拓展路径,依托青峰岭村“岭上风光”自然资源,开发8公里亲子骑行环线、非遗手工体验等项目,年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大窑村研学游项目投资400万元,建成轻钢结构房1200平方米,通过资产租赁为村集体增收48万元,并带动周边农户提供餐饮、住宿服务。探索“飞地经济”“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去年全镇1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百万元,总收入达2500万元,较上年增长12%。松棵村新建800平方米钢构厂房,年租金收益7.6万元;青峰岭村通过碧根果种植、研学旅游等多元业态,集体经济分红66万元。

“三管齐下”筑牢乡村发展根基。防返贫动态监测。构建“镇—村—组”三级监测网络,对因病、因灾等重点群体实时跟踪,2025年新增监测对象1户3人,通过产业分红、公益性岗位等开发式性帮扶措施实现动态清零15户49人。大窑村、青峰岭村为140户脱贫户代缴新农合、意外险,金额达7.83万元。数字化治理赋能。利用“善治长丰”APP,集成事件上报、进度跟踪功能,2025年受理群众诉求180件,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留守儿童“爱心课堂”等19个项目落地。推广智能灌溉技术,在薄壳山核桃种植区实现节水40%、节肥30%,人工成本降低50%。乡风文明共建共享。制定《村规民约三字经》,涵盖移风易俗、环境卫生等内容,通过“道德评议会”“积分银行”等机制,清理卫生死角1200余处,评选“美丽庭院”20户。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村居”“红色故事会”等文化活动,2025年举办各类演出10余场,群众文化参与度提升40%。(撰稿人:罗莉;审核人:周永峰)

责任编辑:李家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processed in 0.0542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