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先锋网 ↑合肥先锋网

长丰县岗集镇:党建红为墨,绘就自然村庄“蝶变”新图景

日期:2025/9/26 22:55:59     稿源:王梅     人气:27

近年来,长丰县岗集镇以党建为核心红色引擎,紧扣“组织强基、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主线,构建四级组织架构、创新党群议事机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健全长效运行机制,化解改造纠纷、解决民生难题,实现“干部干、群众看”到“党群同心建、成果大家享”的转变,绘就党建引领乡村美的生动图景。

织密红色网格,筑牢组织堡垒。岗集镇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根基,构建全域覆盖的党建治理网络,让党组织成为村庄改造的“主心骨”。三十埠社区创新搭建“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架构,按“1名党员中心户联系10户群众”标准,划分32个红色微网格,建立“网格吹哨、党员报到”快速响应机制,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龙岗社区通过公示党员岗位职责、梳理7大项小微权力清单,推动56名党员化身“民生代办员”,累计完成127件民生事项,其中代办服务占比达75.6%。这种党建网格与治理网格“双网融合”的模式,推动服务力量下沉一线,有效收集民情需求78条,精准解决道路硬化、污水治理等村民急难问题,为村庄改造筑牢坚实组织基础。

党员冲锋在前,激活攻坚动能。岗集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齐飞”,掀起村庄改造攻坚热潮。大窑村组织6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主动拆除违建、清理积存垃圾,用实际行动带动村民从“袖手旁观”转为“主动参与”,仅3个月就完成槽坊组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等改造项目。老党员沈光胜率先主动拆除自家存在安全隐患的附属房,引发“拆除一片、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全镇组建的“党员先锋队”“岗小集志愿服务队”等39支队伍,累计参与夜间巡逻650人次,在防汛抗旱、改造施工等关键节点始终冲锋在前。青峰岭村党委牵头改造3个自然村庄,让200余户村民直接享受到道路拓宽、环境美化的改造红利,“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成为破解改造难题的关键抓手。

创新议事机制,凝聚共建合力。岗集镇将民主协商作为党建引领改造的核心载体,创新推行“群众说了算”的多元议事模式,让村民真正成为村庄改造的“主人翁”。三十埠社区落实“院落议事会”制度,通过“群众问事—支部审事—集体议事—代表决事”四步工作法,推动村民全程参与道路规划、污水管网改造等项目决策。50户村民通过议事会推动入户道路硬化,55户完成污水治理,还建成300平方米休闲广场,真正实现“群众的事群众商量、群众的事群众办”。青峰岭村依托“11N11”协商议事机制,借助微信群搭建线上议事平台,实时收集村民意见,仅3个月就高效完成牌坊村民组改造。全镇通过党群议事平台有效化解改造纠纷27起,解决改厕、垃圾处理等民生难题200余件,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改造成果。岗集镇以机制创新破解“改造易、管护难”问题,推动村庄改造从“短期整治”向“长效管护”转变,确保环境美“可持续”。大窑村推行“积分制+村规民约”管理模式,村民参与公共区域清扫可兑换生活用品,村民参与环境维护人数同比增长60%,催生50余户“美丽庭院”示范户。青峰岭村设置12个绿化养护公益岗位,帮助农村老人年均增收2万元,实现“环境改善+民生保障”的双赢。镇综合执法队联合党员志愿者运用无人机巡查,打击偷倒垃圾行为11起,规范管理16处垃圾分类亭,守住改造成果。“岗小集”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家电维修等16项服务,累计惠及村民300余人次。如今行走在岗集镇的村落间,干净整洁的巷道、功能齐全的休闲广场随处可见。(撰稿人:罗莉;审核人:周永峰)

责任编辑:李家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processed in 0.0566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