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先锋网 ↑合肥先锋网

长丰(双凤)经开区梅冲湖社区:党建红织密民生网,“梅好生活”共奔赴

日期:2025/8/20 9:26:25     稿源:双凤经开区     人气:17

在长丰(双凤)经开区梅冲湖社区内,幸福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日常:从“书记信箱”听民声,到“梅烦恼”解民忧,再到“共富工坊”促民富,梅冲湖社区编织出一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民生保障网,让“梅好生活”走进每个家庭。

“码”上连心,诉求直达“家门口”以“书记信箱‘码’上办”为纽带,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楼栋单元、家门口、电梯内,让居民诉求“一键直达”。这枚小小的二维码,不仅是民意收集的“直通车”,更是党员行动的“指挥棒”。社区“在职党员理事会”紧盯“码”上反馈的民生难题,先后召开6次专题会议,从环境卫生、楼道灯维修、停车位规划等各类事项,一件件民生“小事”被摆上桌面、落实到位,累计解决20多处居民生活痛点。目前,梅冲湖社区深化拓展“书记信箱码上办”党建品牌,积极借鉴“窗帘之约”工作法,匠心打造“安心信箱”,让线上服务落地生花。在5户纳管独居老人家门口安装小巧精致的“安心信箱”,成功实现线上信箱的实体化转型,将为民服务从“云端”延伸到独居老人的“家门口”。红色小管家们化身“银铃小邮差”,收集需求卡片、梳理意见建议,及时回应诉求,通过这种双向互动的服务模式,守护了老人平安、传递了“平安暗号”、延伸了服务触角,推动了社区治理向更有温度、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梅”有烦恼,矛盾化解“零距离”今年7月,居民许女士反映家中天花板持续渗水,墙皮大片脱落,新买的橱柜也因受潮变形,多次联系物业却迟迟未得到妥善处理。了解完基本情况后,“梅烦恼”工作室的调解人员多次组织三方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协商,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最终调解成功。凭借经验优势解难题,“梅烦恼”工作室成了社区的“和谐调节器”,工作人员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党员、热心服务的社区工作者,还有熟悉邻里情况的红色小管家和居民骨干,他们化身“调解员”,耐心倾听矛盾双方心声,用温情与智慧化解纠纷,用“真心”换“民心”,架起了党群“连心桥”。社区的34名红色小管家和13名网格员走家串户收集民情,耐心细致调解纠纷——无论是邻里漏水的“烦心事”,还是物业沟通的“揪心事”,都能在这里找到化解方案。截至目前,依托“书记信息‘码’上办”反馈线索和主动排查,已成功调处35件矛盾纠纷,让“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成为现实,为社区和谐稳定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梅”好生活,工坊架起“共富桥”在“梅好生活 共富工坊”里,居民李大姐一边麻利地折叠卡片,一边笑着算起“幸福账”。社区以党群阵地为依托,常态化整合各类就业信息、岗位资源、闲散劳动力等资料,联动企业资源、链接第三方平台,打造以“邻里互助、共富增收”为目标的“梅好生活 共富工坊”。工坊聚焦30-50岁的社区妇女群体,通过指导手工纸制品、钩花饰品等各种手工活制作技艺,让大家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今年以来,共计开展手工技能培训、手工活大比拼等活动12余场,直接服务群众450余人。如今,工坊已有168名成员,年度订单量达160万件,精美的手工艺品远销法国、瑞士等欧洲国家,累计为居民带来73万元收入。2025年以来,25万件新订单的落地,更让“指尖手艺”持续转化为“指尖经济”,让“共富”的种子在社区生根发芽。(撰稿人:王梦雪,审核人:吴先智)


责任编辑:李家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processed in 0.0742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