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三“邻”三化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以党建为引领,将基层治理与园区发展实际深度融合,通过创新实施“红色引邻”“服务便邻”“共治安邻”三项行动,推动治理模式实现三项转变,持续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实施“红色引邻”行动,化“单向输血”为“自我造血”。成立红色物业联盟。坚持“党建引领、物业赋能”,创新组建“红色物业联盟”,通过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物业企业驻点服务、业委会深度参与、党员群众协同发力的四方联动机制,形成“资源联用—问题联解—服务联动”的内生循环系统,定期开展联合接待日,及时协调解决困难诉求。配强业主委员会。以小区业委会换届为契机,推选党员骨干、小区能人参与业委会换届选举,在39个小区业委会(物管会)、60个小区(片区)党支部中推行党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打造居民议事厅。搭建“我们的圆桌会”“四方馆议事厅”“‘梅’烦恼”等18个社区协商议事品牌,今年以来,累计召开“凉亭议事会”“广场恳谈会”130余场,破解环境脏乱、停车难等问题140件,惠及居民2.2万人,推动小区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跃升。
实施“服务便邻”行动,化“基础保障”为“多元服务”。破解“服务联动不足”难题。按照“简单问题网格办、一般问题社区办、疑难问题吹哨办”的原则,建立“社区、部门、管委会”三级调度体系,听到“哨源”后,由社区组织网格员实地核查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对于社区无法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由职能部门“报到”解决,形成问题收集、分析研判、精准接单、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工作闭环。2025年以来,部门“报到”累计解决环境治理、矛盾纠纷、物业服务、消防隐患等问题263件,实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提供“多元化”服务。借鉴“窗帘之约”工作法,创新打造“平安日历”“智燃守护”“‘铃’听辰光”等多种服务载体,重点关爱95名独居、空巢老人,在节日期间走访慰问113人次,开设“老年学校”,举办健康讲座、舞蹈、手机摄影等活动189场,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打造“个性化”驿站。在18个党群活动中心、58个小区党群服务站、23个歇歇角、10个红色驿站等党群阵地进行亲民化改造、设立新就业群体关爱专区,配备饮水机、充电设备、应急药箱、微波炉等便民设施,将温情服务延伸至社区每个角落。
实施“共治安邻”行动,化“单打独斗”为“整体联动”。盘活互助服务空间。通过梳理闲置场地、设施等小区“沉睡资产”,打造集教育托管、医疗服务、文艺熏陶、邻里社交于一体的多合一服务空间。在18个“家门口”党群服务阵地开展“党群连心?青春领航”“七彩假日”“翰墨丹青”等主题暑期托管服务,实现空间利用率与居民幸福感双提升。开展社群主题活动。联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培育56个“社区合伙人”项目,通过“杏邻”“和邻有约”等特色载体,形成“人人参与、成果共享”的治理生态,实现基层治理从“政府主导”向“全民共治”跨越。聚焦“一老一小”核心需求,2025年累计开展健康义诊、代际共学、幸福邻里节等类型的活动13场,累计服务居民4600人次。汇聚志愿服务力量。组建“杏邻先锋”“岗湾益家”“小红花”等55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协同网格员、红色小管家、社区民警等开展红色宣讲、反诈宣传、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960场,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撰稿人:林洁,审核人:吴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