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三治”融合,把“民生账单”变成“幸福清单”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聚力提升为民服务质效,在“居民自治、基层共治、多元善治”上下功夫,通过做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将一张张“民生清单”转化为百姓“幸福账单”。
建强组织,走出居民自治新路径。建成“红色堡垒”。坚持把60个党支部建在小区上,150余个党小组设在楼栋里,构建起城市基层“社区党组织-小区(片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架构,让党组织阵地延伸到小区楼栋“最后一米”。注入“红色基因”。持续推进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逐步构建“一核引领、三方共建、多元共治”的“1+3+N”治理新格局,促进小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已成功组建“红色业委会”(物管会)39个。发挥“红色力量”。发挥“红色细胞”在社区治理中的模范作用,建立“党员中心户”制度,在小区选树示范户,带动党员常态化参与志愿服务,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截至目前,共设立156个党员先锋岗,组织200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800余场次,服务1万余人次。
协商议事,激发基层共治新活力。创新机制。坚持“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的工作理念,持续深化“皖美红色物业”建设,联合社区与居民、物业、党员代表、“双报到”单位等力量,多方沟通交流,让群众有事能在“家门口”商量,增强基层治理的工作效能。搭建平台。采取“线上+线下”一站式办理方式,线上广泛使用“书记信箱”、善治长丰、12345热线等云端设备,线下打造四方馆议事厅、金大姐聊天室等平台,推行“彩虹便民贴”“便民办公台”进小区工作机制,实现民意随时收集,事件随时办理,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聚焦议题。始终把“协商什么”作为“好商量”的关键点,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共收集54条小区治理“金点子”,解决半岛一号路灯不亮、金地雅苑小区电梯更换等急难愁盼问题150余件。
整合资源,构建多元善治新格局。招募“合伙人”。结合辖区各类资源,培育包括物业合伙人、部门合伙人、居民合伙人和商业合伙人等多种类型的“社区合伙人”,明确基本原则、权利义务,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全流程推进“社区合伙人”规范有序发展,把更多力量汇聚在社区治理服务之中。共建优服务。发挥祥徽苑、宝湾国际、庐州天地等商圈自身优势,以培训、招聘、公益等形式服务居民群众,截至目前,开展新媒体、新徽菜名徽厨、叉车工等各类培训50场次,求职招聘会32场次,各类商业活动累计200场次。培训“新”队伍。发挥新就业群体身在基层熟悉基层的独特优势,依托28个友好场景培育贴心、暖心、放心的新就业群体志愿队伍,努力做到网格小事“随手帮”、急需用品“随手送”、政策单页“随手带”,去年以来,累计办理各类便民事项共500余件,让群众少跑腿3000多人次。(撰稿人:段琼,审核人:吴先智)
责任编辑:李家琳